全部

“考古先行”为北京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活力

来源:人民网

作者:

2024-07-09 10:17:07

原标题:“考古先行”为北京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活力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考古先行”为北京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活力

来源:新华社

工人在箭扣长城121号敌台顶部进行考古清理(4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目前,该敌台已完成考古,进入修缮施工阶段。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罗鑫)夏日炎炎,在北京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现场,考古、修缮等工作人员正冒着酷暑在紧张地忙碌着。记者在现场看到,箭扣长城120号敌台北侧坍塌严重,砂石墙体里夹杂着石雷等文物亟待发掘,墙体旁散落的砖石已被工作人员整齐地摆放在一起,后续它们将成为长城修缮的重要原材料。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考古现场负责人尚珩介绍说,“自今年4月以来,我们陆续对121号和120号敌台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出土文物100余件(套),包括长城的建筑构件、长城上将士的守城武器和生活用品等三大类文物。”

近年来,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长城考古,选取怀柔箭扣长城和延庆大庄科长城作为试点推动研究性修缮项目,通过以考古发掘为开端、多学科研究为手段、数字化跟踪记录为保障,探索出一条长城保护的新路径。

“长城上发现石雷相对比较常见,但是此次我们还发现了明代先进的火器佛郎机。这是一种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火器,大约在明嘉靖时期装备这种火器,后在戚继光的推广下,被大量运用于京畿地区长城的守卫。”尚珩说,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精巧的建筑构件、明代铜钱等,这些文物的重现天日,为还原明代戍边将士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长城考古工作可以为长城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而系统的依据。我们把长城遗址揭露出来并且通过展示阐释后,能让长城的保护工作更加精细化。”尚珩说。

在箭扣长城122号敌台东侧墙体,工人给刚刚砌好的砖盖上编织袋遮雨(7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据悉,自2016年起,北京对箭扣长城连续开展多期保护修缮项目。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将对箭扣长城东段的117号敌台至122号敌台以及其间的边墙进行保护修缮工作,项目东起牛角边、西至正北楼,全长约915米。

尚珩介绍,此次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秉承“考古先行”理念,于今年4月起开展考古工作。项目将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箭扣长城的建筑形制与工程做法、寻找导致长城病害的根源,同时通过科技考古等手段,研究长城建筑材料的来源和工艺、长城沿线的环境景观等,深入挖掘长城的文化内涵。

为了恢复长城的历史风貌,在此次考古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清理了影响长城本体安全的植被,并且揭露了长城边墙上的多块挡水砖、疏通了多个排水口。

“这种设计一方面可以减缓雨水所形成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在挡水砖的作用下能将雨水从侧边的排水口迅速排出,避免了雨水蓄积对长城墙体造成的鼓胀等问题。”尚珩说,“我们现在通过考古发掘找到了古人解决长城上排水问题的方法,并且将继续沿用这一方法,日后还要对挡水砖、排水口等进行加固。”

沿着120号敌台向西,在120号敌台与121号敌台间的边墙上,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一处便门遗址。“我们推测它是一处明代士兵登长城的便门,还能看到人工垒砌的石头台阶,这个台阶还充分利用了自然的山石,后续我们将研究士兵登长城的路线,进一步为明代边防研究提供实物支撑。”

继续向西,在121号敌台顶部,曾经的铺房已残缺不全,然而考古工作人员在去除覆盖其上的土堆后,从残存的建筑构件中解读出不少的历史信息。“铺房中间的这段残墙是空斗墙的砌法,这种砌法具有更好的隔热、保温效果,是南方人比较喜欢的,因此这可能是有南方背景的士兵来修建的。”尚珩说。

除了空斗墙,121号敌台顶部靠边角部位的两堆石头推测是过去的炮台和旗杆墩。“明代舆图在对长城的描绘中,往往会在敌台顶部画上旗杆、旗帜。我们此次在箭扣长城上再次看到类似旗杆墩的构造,进一步印证了舆图上的历史信息。”尚珩说。

“考古先行”揭开了关于北京长城的许多谜题,也为后续北京长城的保护修缮提出更多要求。“以前或许这些不起眼的石块在修缮中就被清理掉了,但是现在经过考古发掘后确认了它们的历史价值,后续在修缮中我们将对它们进行保护或者历史场景的复原。”尚珩说。

北京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的另一大特点是对无人机摄影测量、全景摄影等技术手段的运用。据介绍,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将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长城保护修缮项目的考古、勘察、设计和施工各阶段,将实现保护修缮项目全过程的数字记录与管理。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文化大篷车来了”

在宁夏盐池县曾记畔村的广场上,大喇叭响起,“文化大篷车来了,在老地方。今天的话剧是《闽宁镇移民之歌》”。剧情冲突时,演员情绪还可以...[详细]
人民网 2024-06-16
湖北兴山:绿水青山展笑颜

湖北兴山:绿水青山展笑颜

兴山县水月寺镇安桥河村村民站在窗口梳头,窗外墙上画的就是安桥河村。退休美术教师吴正庆在兴山县榛子乡板庙村写生。这里以山水为媒,打造...[详细]
人民网 2024-06-16

青春与艺术的和鸣

这几天,来自全国31个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7400余名师生齐聚湖北襄阳,围绕“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详细]
人民网 2024-06-16

窗棂文具尺:方寸窗景纳天地

开栏的话当我们环顾四周会发现,生活中几乎所有映入眼帘的事物都与设计息息相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由故宫博物院设计推出的窗...[详细]
人民网 2024-06-02
一曲高腔 传唱新韵

一曲高腔 传唱新韵

弋阳腔演员在演出前检查髯口。弋阳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西怀在弋阳县第二小学指导学生练习戏曲指法。弋阳腔青年演员吴平爱在老师指导下练习...[详细]
人民网 2024-06-02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风劲扬帆

文旅消费市场火热,“爆款”影视剧不断涌现,文化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如今,我国文化业态“百花齐放”,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快速发...[详细]
人民网 2024-06-02
热热热!各地夏日文旅市场火热开启

热热热!各地夏日文旅市场火热开启

今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火热,带动消费潜能不断释放。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映射一座城市的经济活跃度。看夜演、游...[详细]
人民网 2024-05-29

多维度刻画黄河文化多样性

《远方的家》是颇具美誉度的文化旅游电视栏目,通过记者带领观众行走于中华大地,并提供实用的旅游资讯。同时,在近距离观察与现场体验中发...[详细]
人民网 2024-05-13

春暖花开读书天

春天来了,当许多人沉醉于春天的踏青游玩时,我喜欢在书房外的阳台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伴随着一杯浓淡相宜的清茶,适时开始我一年中最充...[详细]
人民网 2024-03-12
文艺评论:一场温馨治愈的青春之旅

文艺评论:一场温馨治愈的青春之旅

一部青春时代群像剧的热播,让无数人埋藏心底的青春再现。正在播出的《要久久爱》以青春和成长为核心,通过黄瀛子、蒋翼等杭天城六人组的成...[详细]
人民网 2024-02-21
2024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在京举行 军旅诗人王军荣获十佳网络诗人

2024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在京举行 军旅诗人王军荣获十佳网络诗人

“龙马精神,诗酒年华”2024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近日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军旅诗人王军荣获2023年度全国十佳网络诗人奖。第十届中国诗歌...[详细]
人民网 2024-01-11

江苏张家港:长江文化节的廿年之约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长江流域乡村美食集市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火热开市。作为“2023年长江文化节”的预热活动之一,来自滇藏、巴蜀、荆楚、吴越...[详细]
人民网 2023-10-15

《镜子湖》荣获俄罗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短片”奖

昨日,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一届俄罗斯“阿穆尔之秋”国际电影节上,作为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作品,《镜子湖》成功斩获“最佳国际短片奖”。据...[详细]
人民网 2023-09-1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